av永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精品

一抹“志愿紅” 溫暖一座城

發布時間:2021-08-23

在與“德爾塔”病毒賽跑的路上

揚城處處閃耀著一種顏色——“志愿紅”

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性別

相同的是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他們為抗疫工作增添了最溫暖的底色……

上陣“母子兵”并肩戰疫情

  陳琪是萬福公司審計處負責人,疫情發生后,她所居住的文昌花園被列為高風險小區,實行封控管理。當她得知社區人手不足,急需招募志愿者協助開展抗疫工作時,二話不說便向社區報了名,立即加入到社區抗疫志愿者的隊伍。就讀于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兒子趙未雨被媽媽的大愛所感染,也主動請纓參與社區抗疫。現在,他除了負責維持核酸檢測秩序,還要幫助分揀生活物資、對非必要出門的居民進行勸導。

  雖然母子倆同在一個社區,但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有時一天也說不上幾句話。陳琪說,社區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線,確實有風險,也有擔心。很多次和兒子擦肩而過,總想叮囑他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但卻沒有時間。趙未雨說,從媽媽身上感受到了榜樣的力量。作為一名大學生,要有自己的擔當。只要一線需要,就會一直“戰斗”下去。

退伍不褪色 疫情再沖鋒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名老兵就是一個標桿。50歲的老黨員王九桃是萬福公司的一名老駕駛員,也是一名退伍老兵。面對突發疫情,他積極響應城控集團黨委的號召,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加入集團志愿服務隊。

  “我是黨員,也是老兵,有戰斗,我先上!”自8月11日隨集團第六小組志愿服務隊駐守高風險小區廣福花園福欣苑開展志愿服務以來,每天早晨6:30,王九桃都會準時從家里出發到公司換車,然后馬不停蹄開上裝著防疫物資的應急保障車輛直奔駐點。隨著小區封控管理升級,居民的生活需求與日俱增,志愿者的工作量也隨之翻倍:不僅要協助社區做好小區封控管理、勸返非必要出門的居民、幫助居民跑腿買藥,還要分揀居民生活物資并分批送至每個樓棟……每次接到工作任務,王九桃總是第一個起身,帶頭行動。一天下來,組里的小年輕們腿都拖不動了,王九桃卻不言一句累。在日復一日的抗疫戰場上,他每天都用最飽滿的狀態投入到志愿服務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我是黨員,我先上!”的先鋒本色。

伉儷共抗疫 一線守初心

  吳桐和祝飄是一對90后黨員夫妻。吳桐在萬福公司負責前期處工作,祝飄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邗江分局工作,兩人有一個可愛的兒子,今年剛滿3歲。

  7月底,揚州突發新冠肺炎疫情,8月初,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日益嚴峻,一線亟需志愿者,得知消息的夫妻倆同時做出決定:報名參加志愿者!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于是,他們把3歲的兒子送至父母家,便分赴抗疫一線:吳桐在高風險小區廣福花園福欣苑參與志愿服務,祝飄在維揚經濟開發區參加抗疫。夫妻倆每天早出晚歸,已經有近半個月沒有見到孩子了。想孩子的時候,他們會通過微信視頻和孩子見上一面。懵懂的孩子不知道爸爸媽媽正身處“疫”線,只知道他們有很重要的事情必須要做,所以每次視頻,總會問他們事情什么時候能辦完?辦完了早點接他回家……每每聽見兒子說這句話,祝飄總是會悄悄走開,因為她不想讓兒子看到她流淚的樣子……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總會有這樣的家庭,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用家庭力量,傳遞著愛與感動,用自己的逆行,換取更多人的健康與平安。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還有很多像陳琪、王九桃和吳桐這樣的志愿者,他們既是先行軍,也是保障團。這一抹抹志愿紅閃耀在揚城的阡陌小巷、溫暖著每一個疫情下的揚州人。

聯系我們